芬蘭堡 Suomenlinna 是赫爾辛基的必去景點,
它因為完好保存了古老的芬蘭舊建築群,
和十八世紀的防衛堡壘而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
旅遊書上更是形容它是一個風景如畫,能夠眺望波羅的海的美麗小島。
剛巧星期一大部分博物館都會關門,所以就安排了這天先去芬蘭堡上逛逛~
就算是芬蘭堡的小島上也有著六座博物館:
芬蘭堡博物館、艾倫懷特博物館、玩具博物館、
維斯高潛艇博物館、軍事博物館及海關博物館。
因為芬蘭堡落在赫爾辛基附近的小島,所以唯一交通途徑是坐船。
搭船的碼頭就在集市廣場旁邊,要注意的是夏天的時候有兩條航線可以前往芬蘭堡,
JT-line及HSL。
但赫爾辛基卡適用的船是HSL公司的,注意不要跑錯碼頭,不是這個!
我們第一天到集市廣場探路的時候以為JT-line的水上巴士碼頭就是搭船到荷蘭堡的地方,
還認真研究時間表,後來排超久隊問售票處才發現找錯地方,
要非常緊迫地狂奔100米找正確的HSL碼頭上船。
如果你也是打算用赫爾辛基卡免費搭渡輪,請認住下面這個才是正確的碼頭!
對了!JT-line的水上巴士只有夏季才會開放,但HSL的渡輪服務是全年通行。
直接用赫爾辛基卡上船就可以了,不用到票務處換票。
實際上根本沒有人查票,只能說芬蘭人的公民教育真的很好,每個人都會自動自覺守規矩!
大概十五分鐘的船程就到達了小島,一下船就會看到一座很少女心?的珊瑚粉紅色建築物——昔日的俄國人興建的軍營防波堤
現在已經變成遊客中心,我們拿了地圖便直接便往芬蘭堡博物館走。
地圖有提供建議的遊覽路線可以跟著走,但我們只是稍作參考 ovo
其實島上各個地方都有藍色的指示牌可以跟著走,不用怕迷路!
沿路都超趕沒怎麼拍照紀錄,原因是11:00有英文導賞團,錯過了就要等到13:00!
如果英文不太好可以考慮11:30的中文導賞,不過一天只有一次而且僅限夏季才有。
赫爾辛基卡也可以免費換到博物館和導賞團的門票,在大堂等了一下導賞團就正式開始了。
很幸運地,我們的導賞員是個大帥哥 OMG!!!
他是在赫爾辛基唸大學,專攻歷史,非常風趣幽默,而且還分享了很多有趣的資訊給我們。
一開始他就問我們知道 Castle 城堡和Fortress 堡壘的差別是什麼?
其實Castle 城堡只要是建築讓皇帝皇后居住的地方,當然是金碧輝煌,氣派非凡,
可是Fortress 堡壘則是用來防禦敵軍,所以就是用石頭和水泥搭建的古堡。
但導賞員之後就吐槽這是一個非常失敗的堡壘,因為在它經歷的多場戰爭中,它只贏過一次!?
芬蘭堡一開始不叫芬蘭堡 Suomenlinna ,而是叫瑞典堡 Sveaborg,
因為1748年興建這座海上要塞的時候,芬蘭還是由瑞典管治。
可是因為各種戰爭、政治、人手等等的因素,這座堡壘的興建過程非常曲折,
建造工程停過好幾次,甚至到1788年的瑞俄戰爭還沒建好。
其實從我踏足這座島開始,我就很想問一個問題,
到底為什麼要在這些海邊小島上興建防禦的軍事基地?
這座小島資源不是特別豐盛,完全不能自給自足,
假如我是敵軍,只要封鎖來往赫爾辛基及芬蘭堡的水路,
這座小島上的士兵將軍就會很快餓死,也不能補給軍備。
果然導賞員告訴我們,俄軍在1808年向瑞典發動戰爭後,
就輕鬆奪取赫爾辛基,並在海上和陸上向芬蘭堡發動圍堵,
最後當時的指揮官克龍斯特德沒有作出任何反抗就選擇向俄軍投降。
聽到這裡真的覺得很無語,當年花了龐大人力物力興建的堡壘就這樣落入他人手中。。。
導賞員帶著我們遊覽整個小島他覺得最值得看的景點,
其中最多人拍照的當然是這個砲台海岸,
可以看見一望無際的波羅的海,天氣也好的不像話。
島上各處都有這些用石頭疊成的城牆,看起來很堅固對不對?
結果導賞員又說了一個驚人的真相,當年堡壘的工程因為資源貧乏導致進度非常緩慢,
指揮官怕被國王責怪,只好吩咐工人直接用海水混合英泥使用,加快進度!
這真的是我聽過最蠢的做法了!!!
就算我的化學爛到從未及格也知道海水中的鹽分會破壞混凝土的結構,造成剝落的問題。
而為了解決石頭不斷剝落的問題,指揮官又很聰明地決定索性在島上建一座監獄,
讓罪犯每天包吃包住吹吹海風,在這邊修補保養剝落的城牆。
不過這些城牆洞穴裡面非常涼快,很適合進去乘涼休息XD
芬蘭堡的中心就是庭院主廣場,周邊散落著芬蘭堡將軍、士兵及指揮中心的房屋。
這裡其中一棟屋子最上層的窗戶其實是畫出來的,也是因為資源不足未能造這麼多玻璃。
庭院的正中心座落著一座很氣派的墳墓,裡面就是初代指揮官及主設計者奧古斯丁厄倫斯瓦德。
導賞團大概需時一個小時,基本上就會走遍全部值得去的景點,
導賞員用一句很有趣的話終結了介紹。
「雖然芬蘭堡是一個非常失敗的海上要塞。
但站在芬蘭的角度,用瑞典的資源建了一個龐大的基地,
現在還能坐享其成申請為世界遺產,成為旅遊熱點,賺這麼多錢,芬蘭堡還是很有用的!」
這樣子diss瑞典真的沒關係嗎!?
之後我們自己繼續看了一下芬蘭堡博物館,還有軍事博物館。
在這個小島上散散步,進城牆裡乘涼拍照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芬蘭堡這座小島是全年無休的!但是博物館的開放時間卻隨季節不同,
而遊客中心基本上開 10:00-16:00,有問題可以問問這邊的工作人員!
我們在島上留了兩個小時多就坐渡輪回赫爾辛基集市,這一次我們到舊集市廣場吃午飯。
裡面的 Soppakeittio Tapaste的魚湯在當地很受歡迎,
第一天來的用餐時候大排長龍,還好今天有空位。
一碗海鮮魚湯就要 €10.4,聽起來不便宜,
可是其實裡面的海鮮不少,而且還有一整籃麵包任你吃!!!
因為太餓了,我們兩個人就消滅了半籃麵包,外國的麵包就是很有嚼勁很香。
我小時候就比較喜歡吃麵包,不愛吃米飯,
老媽說我比較適合在外國生存,每天吃包撐死妳。
一開始喝這個魚湯覺得,嗯就是普通的羅宋湯加很多新鮮的蝦子、魚肉、蜆肉。
可是這個魚湯最厲害的是上面這個黃色的奶油,
只要你把它攪拌開,本來紅紅的番茄湯就會變成很漂亮的鮭魚粉色的湯!
喝起來真的好好喝,有很鮮甜的海鮮味,也有濃郁的奶油味。
原來喝一個料多實在的魚湯再加麵包可以這麼飽,難怪北歐人都喝湯當正餐。
Soppakeittio Tapaste 這間餐廳真的大推!
相比起其他餐廳價格便宜,非常好吃又可以嘗試到正宗的北歐口味。
開放時間是週一至週六的11:00-17:00,建議避開用餐高峰期來喔!
之後我們走路到設計博物館 Designmuseo,少數禮拜一也有開的博物館,
展示了芬蘭各大國寶級設計品牌的產品,設計原稿等等。
當然會有國民品牌Marimekko 紡織服裝的大花圖案!
Alvar & Aino Aalto的「北歐現代主義之父」的傢俱品牌。
餐具設計的 Rut Bryk & Tapio Wirkkala。
很喜歡這個設計師的海報設計,
簡約直接,活用點線面交織成的設計。
用色只有兩三種顏色卻很吸引人的目光。
什麼時候我也能設計出這樣的海報就好了 T T
二樓還有玻璃特展,展現了芬蘭出彩的玻璃工藝,
老師傅怎樣吹出不同型態色彩的玻璃,真的很神奇!
光線透過透明的玻璃後卻折射成特殊的光影變化。
後來上網爬文發現夏季 (6月-8月)的開放時間是每天 11:00-18:00,
但其餘時間是週一閉館,週二到週日 11:00-18:00,週二延長至20:00
票價是 €12,赫爾辛基卡免費入場,
可以看到世界著名設計之都歷代級的作品,我覺得物超所值!
另一個星期一也開的就是芬蘭國家博物館 Kansallismuseo,
搭10號的電車一直到 Kansallismuseo站下車,左手邊就是芬蘭國家博物館了!
外表看起來就是很傳統的北歐國家浪漫主義建築,正門口還有一隻大熊雕像。
這隻熊是雕塑家 Emil Wikstrom所雕刻的,
利用芬蘭民族特有的動物形象取代常見的獅子或者是鷹為守護神。
圓拱型的天花設計真的太美了!可以上二樓拍攝會更加清楚!
壁畫的靈感來自民族主義史詩《卡勒瓦拉》 Kalevala
繪畫了傳統的芬蘭創世神話,一些英雄人物的歷險故事。
作為國家博物館,這裡展示了芬蘭長久以來的文化、社會、歷史發展,
最重要的一段歷史是芬蘭如何從瑞典及俄羅斯的管治下爭取獨立。
官方網站上的開放時間是
週一閉館,週二到週日 11:00-18:00,週三延長至20:00,
我想夏季應該也有特殊開放時間吧。
票價也是€12,赫爾辛基卡同樣免費入場,18歲以下也免收票價!
我覺得相比起前面的藝術館,這個博物館適合使用赫爾辛基卡的旅客有空免費看看,
特地買票進場有點小貴,對芬蘭歷史有非常濃厚興趣的人還是可以看看。
這天最後一個行程是戶外的西貝流士公園 Sibelius Park,
乘搭電車10號在Töölön Halli站下車,還要走很長的路才到。
西貝流士公園以西貝流士雕像和管風琴雕塑聞名,很多人都會來這邊拍照打卡。
傳統的管風琴在各種教堂裡都見過了,可是戶外如此大型的琴還是第一次見!
以500多條不鏽鋼管組成的雕塑,每一條鋼管都有著不同的直徑、長度,還有花紋。
西貝流士公園真的是一個很適合拍照的景點。
這座特殊的管風琴是紀念創作了《芬蘭頌》Finlandia 的
作曲家西貝流士 Jean Sibelius生日而創作的。
他深受芬蘭民眾歡迎,因為他也是民族主義的音樂家。
芬蘭人真的很重視民族性,很多藝術、音樂作品都是以芬蘭的傳統神話歷史為主題。
西貝流士紀念公園是全年全日免費開放的,推薦大家黃昏時來拍照!
夕陽照下來的光太美好了,就玩起了影子遊戲!